很多家庭都不太會區分過敏癥狀和術后不適的癥狀,因為這兩者之間有很多的相似點,很容易混淆,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做一個區分。
首先,我們說一下什么叫做過敏。過敏反應是指某些物質觸發后威脅生命的全身反應,多為突發和偶發,難于預測,其表現為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氣道水腫、支氣管痙攣、呼吸困難、低血壓、休克、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安全。常見的過敏反應的病因有食物、藥物、化學制劑、寄生蟲、昆蟲叮咬、環境抗原等。

這里在插一個防止過敏的小知識。據統計麻醉藥物過敏發生率在1/10000-20000左右,發生率較低,但如果既往有明確的過敏史務必要告知醫護人員,以避免相關過敏藥物的應用。雖然麻醉藥過敏發生率很低,但是醫護人員都極其重視,每一位使用了麻醉的媽媽們,他們都會提前備好搶救藥品,全程監測心率、血壓、氧飽和度等,以保障大家手術安全。
在排除藥物過敏后,麻醉后吐得厲害這個問題就應該歸類到術后惡心嘔吐(PONV)上來。術后惡心嘔吐大多發生于術后6小時內,少數媽媽可持續3-5天,主要與胃腸功能紊亂有關,發生率大概在20%-37%,既往有暈車史的媽媽發生率更高。針對惡心嘔吐,我們也有相關的防治措施,例如聯合使用止吐藥物、減少阿片類藥物的量,更換麻醉方式等等,盡可能避免或減輕不良反應。所以,如果既往手術麻醉后惡心嘔吐嚴重者,請提前告知醫生,麻醉醫生會進行針對性處理,以減少術后的惡心嘔吐反應。
現在大家都可以分清過敏和術后不適的癥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