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在做手術時都會擔心不打麻醉劑會疼,但又怕麻醉類的針劑會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影響,就很糾結。到底要不要打麻醉劑,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說的話題。
首先麻醉分為全身麻醉(簡稱:全麻)、椎管內麻醉(簡稱:半麻)、神經阻滯、局部麻醉等等。一般說的半麻或局麻是作用于下半身或身體局部,使做手術的部位不痛,但人的意識是清醒的,還可以跟外科醫生進行無障礙的交流對話。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藥經呼吸道吸入,或者經靜脈/肌肉注射進入體內,產生中樞神經系統的暫時抑制,臨床表現為神志消失、全身痛覺消失、遺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使人進入睡眠無痛的狀態,從而滿足手術要求。

這里就會產生一個麻暈的概念,它是一個順行性遺忘的過程,就是藥物起效后發生的事都記不得了,以消除手術前后的那些嚇人的記憶帶來的不良印象。當然麻醉藥效也是有限的,所有的麻醉藥經過肝腎代謝或者呼吸道排除后,作用就消退了,一般大概3-4小時,不會一直留在人體里。
另外智力是人的大腦決定的,人體有血腦屏障,一般藥物不能直接作用于大腦,通過研究得出全身麻醉藥物對發育成熟大腦過程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全身麻醉和后期的記憶力、智力都沒什么關系。
總體來說,無論是什么麻醉劑和麻醉方法都不會傷害到寶寶和媽媽們,都是可以被代謝掉的,各位媽媽們大可以放心的選擇相對舒服的手術方式,當然了,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