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與試管嬰兒成功率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一個是臨床妊娠率,一個是活產率(就是抱到孩子的概率)。臨床妊娠率是指胚胎移植后30天左右,通過B超能看到孕囊、甚至看到胎心胎芽的周期數,占移植周期數的百分比。目前生殖中心統計和發布成功率,一般都是指臨床妊娠率。

由于試管嬰兒采用可控超促排卵技術,一般取卵和形成胚胎的數量都會有好幾個,會有不止一次的移植機會,所以一個做一次試管嬰兒周期治療,累計臨床妊娠率會比生殖中心按照單次移植統計的臨床妊娠率數據要高一些。比如目前35歲以下,一代試管和二代試管的臨床妊娠率大概是40-50%左右,累計臨床妊娠率也能到50-60%甚至更高。三代試管的臨床妊娠率率能到70%左右,只看數字會比一代試管和二代試管高很多,但是三代試管的臨床妊娠率的分母,跟一、二代試管的分母不是一樣的,因為養囊失敗和PGS篩查沒通過就不會有移植,因此分母變小了。
知道了這兩個概念,再去看真正的美國試管嬰兒成功率。可靠的數據應該從美國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官方網站上下載查看,美國政府會對美國所有的試管嬰兒診所進行寶寶活產率的數據統計。而不是從診所或者實驗室的官網查看,因為他們很可能只是報了妊娠率,其次再看醫院的硬件設施與服務團隊。